• 根据同名话剧改编。广东省潮安县东桥乡支部书记、信用合作社主任周虹,晨虹农业社社长卢凤阳和晨虹农业社生产大队长黄瑞江,是老战友。在艰苦的岁月里,他们建立了战斗的友谊,1953年他们一起复员回到家乡,投入了农业建设。三年来卢凤阳把农业社办得不坏,被评为千斤丰产社,还被奖过大水牛,但他被办社的成绩冲昏了头脑,骄傲自满,自私自利,他留着冬瓜不卖,要看行市,国家贷款过期不还,还想再借。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,在农村展开了移民垦荒的运动,周虹和瑞江都报了名,但卢舍不得多年的战友离开自己,尤其是对得力的助手黄瑞江去垦荒,他更是不同意,并想尽办法加以阻挠。瑞江的妻子周惠英听信卢凤阳的话,不让瑞江去垦荒。周惠英的哥哥周虹也正与信用社会计秋妹恋爱着,周母担心儿子的婚事,舍不得儿子离开。经过秋妹的劝说,周惠英决定和爱人瑞江、哥哥周虹一道去垦荒。由于工作的需要,秋妹留下来接替周虹原来担任的信用社主任的工作。在周虹出发前夕,他们宣布了两个人的爱情关系,周母也了却了一桩心愿。卢凤阳也由此受到很大教育,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
  • 三十年代末期的浙东水乡,施家大院的新房里,被后妈林德贤强嫁给施傻子的王美云,可怜而无助。不谙男女之事的施傻子对王美云施虐。躲在房外听动静的表哥林国一,不顾一切闯进门,救出美云出虎口。雨夜中,国一把美云藏于旷野涵洞下,自己引走了众多来追赶的施家人。病入膏肓的大老爷林宗懿,发觉晚辈中少了美云,遂责怪大女儿德贤,一心把美云嫁出去就是为了侵吞美云亲爹留下的财产。医生对全家人说,林老爷恐怕熬不过今晚。老二林德轩从上海赶回家。他向家人宣讲着抗日的道理。施家众人闯进林宅要人,德轩等人与之相持不下时,日本兵攻占了镇海。生命即将衰竭的林老爷,做主定下国一和定云的姑舅亲事。定玉暗自窃喜,国一却感突兀。对着从抗日战场赶回来的二儿子德轩,林老爷悄悄的告述他关于家产的秘密。赵俊明带着舞女翠仙从上海回来。德贞、定玉母女难免心生怨恨。林老太太借故虐待丫头桂菊,俊明打抱不平,林老太太则反唇相讥,意指他没资格对自己说三道四。俊明要定玉退掉和国一的婚事,重进学堂做个知识女性,去寻求个性解放。国一、美云好心劝慰定玉不要为父亲俊明的所为过于伤心。定玉恨透了包括美云和父亲在内的家里所有的人,国一则不理解定玉为何变得如此刁蛮。美云向定玉述说着自己内心的凄苦,定玉听了有些心动。俊明偷偷变卖德贞的首饰,换了现钱领着翠仙到宁波城玩乐。德轩恋人王淑如在传送抗日情报时,被关校长盯梢。德轩枪逼关校长借钱用以抗日,并要他写下借据,留下“资助抗日”的证据。等待这些年轻人和他们的长辈的命运,到底是什么呢。
  • 哑姑

    42
    故事发生在南方的一片山区内,某日,一个神秘的女孩(万琼 饰)忽然出现在了这里,没有人知道她是从哪里来的,从不开口发一言的女孩似乎是个哑巴。村长将女孩安置在了春哥(沈冠初 饰)家隔壁的福奶奶家中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女孩勤劳善良的个性很快就收获了村民们的喜爱,大家亲切的称女孩为哑姑。生产队绝对在村里开拓养殖业,养殖鸭子,哑姑以其过人一等的水上功夫成功的得到了这次机会。在哑姑的不懈努力下,养鸭事业在村里开展的红红火火,哑姑也因此上了报纸。哑姑的妈妈看到了新闻找到了山区里,最终母女相认,人们亦知晓了哑姑悲惨的过去。
  • 1958年大跃进时期,北京的某街道积极分子刘桂英和其他家庭妇女,听完街道办事处洪书记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报告,在街道卫生委员鲁大嫂的建议下,大家决定生产老鼠夹来配合正在开展的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。在生产初期,她们碰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。她们不懂技术、缺乏原料,又受保守思想的阻碍,各种家务事不断打扰她们。鲁大嫂批评因家务事离开生产组的人。小业主王金才的老婆何彩霞在组里搬弄是非,使组里有的人要求退出生产组,刘桂英也发生动摇。洪书记及时帮助解决问题,刘桂英得到党的支持,坚定了信心。当夜,下起大雨,生产组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赶来抢收工具和器材,这种一心为公的精神启发了每一个人。办事处要生产组试制一批弹簧,王金才是私营弹簧生产者,他也参加了生产组。一天,某农业机械学校前来订制为支援农业生产的四根拉簧,王金才以技术困难为借口,反对接受这一任务,刁难刘桂英,当他的阴谋被揭穿后,又装病不参加试制。刘桂英等经过一夜的苦战,终于试制成功。由于他们的成绩优良和生产建设的需要,生产组发展扩大建成弹簧厂,刘桂英担任厂长。1959年,洪书记把人民大会堂需要24万个沙发弹簧的任务交给了刘桂英,限期只有一个月。这一光荣任务大大鼓舞了全厂女工。正在搞地下工厂的王金才却百般阻挠。在全厂的辩论大会上,他的行径被彻底揭穿。全厂进入紧张的战斗。在党的支持和大厂的援助下,她们只用了25天就完成了24万个沙发簧的任务。宏伟的人民大会堂矗立在天安门广场西侧,刘桂英和姐妹们站在大会堂门口,展望自己工厂更壮丽的远景。
  • 任老乐的女儿和李老大的儿子要结婚,可在喝订亲酒的这天,两家却吵翻了。任家要招婿,李家想娶媳,互不相让。还是任老乐有眼光,出了个好主意,要两家凑钱,合买一台手扶拖拉机,这样既成全了孩子的婚事,又添了个好劳力,两全其美。谁知这事却遭到老伴乐婶和李老大的反对。任老乐既当不了老伴的家,也做不了亲家的主,最后,他只得壮着胆子,用房料换了台手扶拖拉机。就在李老大家上梁之喜的时候,任老乐的拖拉机开来了,一下把众人都吸引走了,闹得李老大好不败兴。他一气之下,把会开拖拉机的儿子拽回了家。天下大雨,拖拉机停在空场动不了窝,急得任老乐团团转,他总算把拖拉机拖回了家,又被乐婶关在门外。但是任老乐的苦心到底没有白费,那台手扶拖拉机还真给他争了口气。同李老大的锄把子“竞争”了两个回合,大获全胜。第一次是运肥,弄得李老大“独吞”不成,却累了个四脚朝天;第二次是帮工,使李老大的“竹杠”没敲成,自己倒帮了困难户弯人的大忙。后来任老乐又跟弯人合开了篾器作坊,搞起了多种经营,小日子眼瞧着往上发。为了发家,李老大又订了门亲,因为那家闺女长得五大三粗,还陪送一条带崽的牛。结果一家人病的病、跑的跑,都吵着跟他闹分家,连秧苗都插不上。他更气的是任老乐,不说帮他一把,反而趁机抬高工价。原来这是任老乐下的“以毒攻毒”的药方,为的是给李老大“治病”。李老大终于醒悟过来,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两亲家重归于好。